這次來聊聊有關PC周邊外設的使用體驗,這邊拿來討論的都是我有使用過的滑鼠。
目前我大概經歷過6隻滑鼠,這篇主要是Aerox 3 Wireless的開箱文,順便寫寫現役的G903 Hero和MX Master 2s的使用感受。
以下都簡稱Aerox 3、G903以及Master 2s。
滑鼠的抓握感和重量上,這幾隻都是可以用但並不完美適合我的手型,其中最嚴重的是Master 2s。理論上他的滑鼠型是依人體工學調整過的,手順著放上去的話其實是貼手的。
問題出在我會習慣性用小指和無名指去夾住滑鼠,Master 2s又是很重的滑鼠,導致我小指的部分常常會夾滑鼠夾得不太舒服,加上握著Master 2s我會自然的用兩指去控左右鍵和滾輪,無名指有時候會壓住小指,手型變得更不自然。
G903和Aerox 3都是對稱型滑鼠,G903稍大一些,左右較寬,屁股也比較飽滿,以我的手兩隻握起來手感都比Master 2s好。
Aerox 3真的是拿過無線鼠裡面最輕的一款,負擔非常小。
左至右分別是MX Master 2s, Aerox 3 Wireless, G903 Hero |
左右鍵的部分我個人使用上都覺得沒甚麼問題,回彈感和硬度都可以接受,倒是羅技用的微動都滿大聲的(或許是音高高了Aerox 3一到兩個音符?)。
中鍵的部分,羅技的兩隻滑鼠是比較硬一點點。
接著是側鍵,三隻滑鼠都配有兩個大拇指可按的側鍵,預設都是上、下頁的功能,Aerox 3是相對不好按,明顯鍵程比較深,也要稍加力道才會按下去。但也有可能是避免Gaming玩家誤觸側鍵的設計,雖然以前拿Master 2s打遊戲也沒發生過誤觸的狀況就是了。
特別提出來的是,Master 2s在大拇指區有個手勢按鈕,當這個按鍵按下的時候搭配滑鼠上下左右移動,可以觸發自定義的功能,例如切換視窗、縮小視窗這類功能;但是動作上其實滿卡的,並不容易操作。
G903則是允許使用者將左邊的兩個大拇指側鍵移動到滑鼠右側,左手使用者也可以無痛使用這隻滑鼠的側鍵。
滾輪部分Master 2s基本上是大勝,飛梭滾輪有手動控制和加速度控制,加速度的力道能在軟體中控制,依照自己習慣的觸發力道調整;滾輪很好滾,不需要太過用力,非常輕鬆。
Aerox 3也是好滾動,但要用的力道最大,是三隻滑鼠裡滾輪最安靜的。G903則是滾輪最吵的。
連線的部分,這三隻滑鼠各有特色。Master 2s主打羅技的Unifying,支援三裝置切換和FLOW的功能,只要手上有多的Unifying接收器,通通都可以拿來配對,也不限定哪個通道才能接藍芽或是Unifying。
不過還是要提一個很難理解的設計,羅技支援Unifying裝置的滑鼠,裝置切換鍵都是放在滑鼠底部,使用者得把滑鼠翻過來按一顆小小的按鍵,便利性打了些折扣。至於滑鼠前方的Micro USB好像就只有充電功能,沒辦法替代成有線滑鼠。
開關僅有電源功能,切換通道是用下方的小圓點,切到該通道時數字會有LED亮起 |
G903支援LightSpeed的2.4G無線,和MicroUSB有線滑鼠模式。
開關下方是設定檔切換鍵 |
Aerox 3的無線部分為一個Quantum Wireless 2.0的2.4G,以及另一個通道是藍芽,滑鼠前端使用Type C接頭,也可以用內附的Type C線來當做有線滑鼠使用。
開關有三段功能,左邊藍芽,中間OFF,右邊是2.4GHz |
G903和Aerox 3有個共通的優勢: 盒裝內附的線材和轉接器組合起來,可以讓使用者在只佔用一個USB Type A的情況下,同時滿足無線和充電需求。
G903的LightSpeed接收器是USB Type A公,加上一個Type A母轉Micro USB母的轉接器,線材則是Micro USB公轉Type A,這樣就可以在需要充電時拔掉轉接器,以有線滑鼠方式使用並進行充電。
Aerox 3則是Type C接收器,搭配兩端都是Type C母的轉接器,線材則是Type C公對Type A。這個好處是轉接器也能拿來直接用在手機上面,但我認為可能是SteelSeries主打歐美市場,需要打入MacBook客戶當中;不過對其他桌機或筆電用戶來說,如果不想要牽長線轉接,或是本來就有其他充電線可以共用,就得要浪費一個珍貴(但目前很可能根本沒機會用)的Type C孔。
Aerox 3使用Type C接頭接收器 |
兩端都是Type C母座的轉接頭 |
如果要用在一般Type A的主機板或筆電上,一定要串成這麼長一串 |
最後這邊,我想提一點如果是只用過羅技無線辦公鼠,可能就不會列入購買前應該注意的問題,是有關休眠喚醒情境。
Master 2s的使用者不會意識到滑鼠是甚麼時候進到休眠狀態(除非拿起滑鼠盯著底部的LED燈觀察),但只要移動滑鼠就會立刻從休眠中回來並做出反應,基本上是完美無縫銜接,是這三隻滑鼠裡休眠喚醒表現最完美的一隻。
G903就很妙,假設從軟體(Logitech G HUB)上定義了五組DPI,而我的預設指定值是最高DPI,每次從休眠中喚醒時,滑鼠仍然會從最低DPI執行(Reddit有人表示是固定以800dpi執行),直到G HUB(不是系統驅動)重新和滑鼠連接後,才會從設定檔指定預設的DPI執行。甚至如果將這個設定檔寫進內建記憶體,反而會卡在最低DPI,然後要自己按按鍵切到其他DPI。
Aerox 3雖然會從預設DPI組中,以指定的DPI喚醒,這點比G903好,但在這個項目的體驗依然是三者裡表現讓我最不能理解的;如果是一開始就使用SteelSeries產品的使用者應該是很習慣這個點,甚至不會覺得奇怪。
我用過的無線滑鼠,都是只要移動滑鼠就可以被喚醒,偏偏Aerox 3,移動滑鼠是不會醒的,一定要按滑鼠按鍵才會醒過來。
這會有甚麼影響呢? 使用者要自己"知道"滑鼠已經進到休眠,使用者要怎麼知道已經進休眠了呢? 要依靠RGB。
Aerox 3從使用進入休眠、再到喚醒流程是這樣子,出廠預設RGB是開著的,停止使用滑鼠約一分鐘後會以較低亮度的省電模式顯示RGB,停止後五分鐘就會進入休眠(這個時間長度可以透過軟體SteelSeries Engine 3調整長短),休眠期間則是關閉RGB,休眠後按任意按鍵,RGB大概閃個一到三次白燈才會重新完成連接。
滑鼠基本上我都是握在手上,幾乎是不會去看滑鼠的RGB,所以我的習慣是關閉RGB,Engine的RGB有runtime顯示功能,選完顯示效果後必須要按SAVE才能套用。Engine 3的邏輯是要先點選要變更顯示效果的區塊,再點想要顯示的效果;如果直接點變更顯示效果的話不是全區域套用,而是會沒有任何作用。
右邊滑鼠被黑色實線框住的是已經選取要被變更的區域,白色虛線則是沒有被選取的區域。 |
這邊建議,如果只是單純不需要RGB效果,就用上面的方式去關閉,Smart Illumination Mode也一併關閉,請不要使用Hight Efficiency的方式關閉RGB。High Efficiency雖然會關閉RGB效果,但是Polling Rate也會被強制所在125Hz,而且在滑鼠靜止大概30秒左右時,依然會閃四下黃燈,不是很懂是要提醒使用者滑鼠進到甚麼狀態,反而因為太容易觸發閃動有點惱人。
最後,在完全關閉RGB的情況下,要如何知道滑鼠已經進休眠,然後使用者要按按鍵來喚醒呢? 答案是,請自己計時或是滑了滑鼠沒反應就知道了;另一個選擇是乾脆關掉休眠模式。
Logitech Options和Engine 3都沒有提供當前設定的電池預測使用時間,僅有顯示剩餘電量。G HUB是有這個功能的,它會顯示一個參考時數,例如剩餘180小時和電池輸出多少mA的電流。
這是目前使用的FW版本,不確定未來的使用體驗會不會不同 |
總體而言這三隻滑鼠只要不是太過極端的使用或是職業玩家,基本上都能應付各種情境,依據手型、附加功能或特色去挑選和適應滑鼠本身都不會是問題。
G903算是最中規中矩,絕對不會錯的一個選擇;Master 2s如果手型有對到,也沒甚麼問題,尤其飛梭滾輪真的是很棒的賣點。
Aerox 3的休眠喚醒很不直覺,但做為一隻滑鼠本身,硬體上依然是非常優秀的,極輕的重量(66g)、TypeC接頭,具備IP54防護的微動,而且能夠隱隱約約看到內構和電路也是某種程度的性感... 至於使用時長需要等我試用幾天看看。可以接受上述缺點的話,我是非常推薦嘗試看看Aerox 3 Wireless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